• 旅行食|首爾 韓藥房咖啡館

    2018.06.17

    在好姐妹的極力勸誘下獻出了人生初的韓國首爾行,這趟彈丸之旅停留不到三天,也因此格外把握時間到處跑點,身為咖啡上癮者到新城市絕對少不了的就是拜訪當地咖啡店,在眾多口袋名單中選中兩間,剛好一個復古一個新穎,風格決然不同,按照前往的順序就先來介紹這家飄逸著懷舊氣息的韓藥房咖啡館。

     

    韓藥房咖啡館位在明洞附近,實際店址在一條一不小心就會錯過的窄小巷弄內,我對著google map繞了周圍的建築一圈才終於找對巷子,但也因為店面的懷舊風格與周遭的現代建築明顯不同,因此只要進對了巷子後就能輕易發現。

     

    與店家共享同一入口、同樣有著濃濃懷舊氣息的窗花門似乎是公寓出入口,剛好巧遇兩組住戶出入,自家大門能夠這麼美,不得不投以羨慕的眼光。

     

    對著店門口的一面牆上掛著古董鏡,鏡旁還吊著一把梳子,雖說是貼心,但很懷疑真的有人會拿來梳嗎?有種半夜拿梳一梳會看到不該看的感覺。

     

    咖啡館從店外到店內,以老式的藥房為靈感亦或是改裝自真正的老藥房,因為韓文實在看不懂不太了解這家店的背景,總之不論裝潢、傢俱、擺設全都是老老舊舊的復古氣味,有彩色玻璃窗、老式中藥櫃、各種老傢俱外,其中櫃檯與手沖檯的古董鑲嵌櫃最是搶眼,配合店內的風格播放的音樂有古典也有爵士,牆面上還掛著正在播放的黑膠唱片封套,處處都是老派風情。

     

    由於店裡高朋滿座所以不好意思拍各角落的畫面,只好捕捉門口附近一桌正在揀選豆子的烘豆師,也是當天為我手沖咖啡的barista,點餐的時候因為不會韓文所以順利得到英文menu,餐點除了咖啡也有輕食跟甜點,因為中午已經吃得過飽所以只單點一杯單品咖啡—衣索匹亞西達摩,風味相當不錯導致位置都還未坐熱就喝完,也忘記幫咖啡拍張照,我也很佩服自己的勇氣竟然寫了一篇完全沒有咖啡照片的咖啡館介紹。

     

    在我領到餐點後手沖櫃檯換上了一位帥氣女Barista,忍不住對著她拍了好幾張,她一臉冷酷專注地沖咖啡完全沒甩我,倒是隔天再次去買咖啡豆的時候她坐在手沖檯後面,四目交接後對我笑了一下,自行猜想應該是要表達感謝我喜歡他們的咖啡吧?

     
    店名|커피한약방 Coffee Hanyakbang
    地址|서울특별시 중구 을지로2가 101-34

  • 彩妝|BITE BEAUTY Lipstick & Multistick 唇膏與多用彩妝棒

    2017.07.22

    人實在是矛盾的生物,舉例來說我的現役空姐胞妹每次飛夏威夷都會嫌棄那邊的outlet百貨很無聊,但飛過去後又一定會逛個兩下;再舉例來說常常碎嘴SEPHORA對我而言好像越來越沒吸引力,但一聽到胞妹在夏威夷的SEPHORA後卻又立刻遠距下單買了BITE BEAUTY的Multistick,姐妹倆同心示範所謂「口嫌體正直」的人生道理。

    按照原定計劃這篇的主角應該只有愛不釋手的新歡Multistick才是,卻在拍照當天場景都佈好了才發覺它根本沒帶在身邊,笑自己腦袋越來越空之餘,也只能半放棄地拿了同樣愛用的唇膏頂替拍了主圖,其實這支唇膏好早以前還在舊部落格時就介紹過,但既然照片都拍了就讓唇膏與原本的單一主角Multistick一起再介紹一次。

     

    BITE BEAUTY對已經看我部落格一陣子的朋友應該不陌生,但為了可能不熟悉的新讀者還是簡單幾句介紹一下,它是來自加拿大並僅在SEPHORA獨家販售的專業唇彩品牌,使用據稱即便吃下肚也安全的天然成分製作,旗下商品最早僅有單單一款唇膏,憑著豐富的色彩以及優秀的質地與發色而大受歡迎,陸續推出了各式特色的唇彩以及護唇產品,如今已有完整的唇部彩妝商品線並且在紐約市設立一間BITE BEAUTY LAB,讓消費者可以在店內現場定製獨一無二的自有色唇膏,可以說是唇彩的代表性品牌。

    自從第一次購入BITE BEAUTY的唇膏後我就成了他們的盲目粉絲,對任何商品總是無條件地產生想擁有的欲望,在遠端訂購Multistick的時候其實根本不認識這款商品,只猜想應該是色澤偏霧面的唇膏,於是選定好了商品、找了網路上的試色、丟了想要的色號、胞妹很有代購天份的傳回她的實擦照,以這樣的快節奏在短短幾分鐘內買好離手,直到買完後心有不甘還念著其他顏色才認真研究起國外部落客的分享與心得,也才發現原來這支產品不只是當作唇膏,還可以搞定腮紅與眼影,對啦也就是說買的時候完全沒看名稱就丟了商品圖而已,這實在不是好的示範。

     

    左挑右選的第一支Multistick顏色是近期著迷的磚紅色,色號是Almond,它的質地非常有趣,為了呈現完妝後的粉霧質感因此使用了高比例的粉質為配方,看起來濃厚的發色與觸感,擦起來卻意外的滑順輕盈,即便雙唇乾燥的情況下也能輕易上色不卡粉,直接塗抹的色澤濃郁飽滿,完全可以遮蓋住原本的唇色;而我也喜歡用指腹沾取再輕點到唇上的方式來創造較為柔和的色澤。

    當作腮紅或是眼影的情形時,可以直接以指腹沾取再推點到肌膚上,或是使用刷具按照一般上粉狀彩妝的方式上妝也沒問題,一般會擔心這種膏體質地的彩妝擦到臉上顯得油亮,然而Multistick推開後呈現出的卻是粉霧質感,就算畫眼妝也不太會有暈染的問題,搭上近期風行紅色系眼妝的風潮,因此完全可以靠這一支搞定全臉色彩,實在是無敵方便的外出補妝好物。

     

    購入Cava這色的小故事請容我為了新讀者再說一次,某次在Sephoa準備結賬時,唯一的一位店員小姐卻蹲在BITE BEAUTY櫃前低頭擦著口紅,我喊了聲請幫我結賬,剛剛好她也補完妝放回唇膏起身給我一個微笑說沒問題,看到笑容瞬間我立刻揪著她問妳剛剛放回去的是哪一支?然後我就得到了Cava,至於這支到底買來多久不可考也不要知道比較好。

    Cava這色官方的形容是lilac beige,照片雖然有一點感受不到,但它擦起來確實是帶有一點藕紫的色調,是一個傳遞出冷酷時尚感的裸色唇膏,朋友描述它根本是中毒者的唇色也沒錯是真的,它大概是我數一數二喜歡也最常使用的唇膏,看看它都用到快要抹到B字了足以證明(相較其他都是一堆看似全新品來說)。

    看照片很明顯可以比較出這款的質地Creamy許多,BITE…

  • 保養|近期嘗鮮:Sort of Coal、Karmameju洗髮露

    2017.07.11

    學某位不愛寫部落格的部落客同鄉來篇三百字心得(唬爛的,因為我好囉唆熱愛鉅細靡遺的碎念)。

    最近接觸了兩個新品牌,剛好都是洗髮產品也剛好都是小容量,不如就放一起來篇簡短的心得分享。

    左邊黑黑那瓶來自丹麥品牌SORT OF COAL,是一家以備長碳為基礎而開發的清潔保養品牌,旗下商品分為KURO黑色以及SHIRO白色兩系列,KURO黑色系列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添加了備長碳粉末成分,也因此產品質地均呈現黑色色澤,主打深層清潔的效果;SHIRO白色系列則是使用了透過蒸餾法以及備長碳過濾產出的橡木醋成分,同樣也具備良好清潔力但是效果較為溫和一些。

    因為身為不愛洗頭的臭油頭,毫不猶豫就先選了KURO的洗髮來體驗,質地是黑色的凝露狀,就算加水揉搓起泡,泡泡也帶有一點灰灰的色澤,起泡量不算多泡沫也比較濕潤,成分中因為同樣也有含橡木醋並且沒有添加額外的香料,因此聞起來是帶有木質感與醋酸的氣味,很不像洗髮產品會有的味道所以蠻是奇妙。

    洗完後頭皮很是清爽,而且意外的沒有想像中的乾澀,沖洗時有許多天然洗髮類的微微糾結感但稍微手指順一下也不至於太難解,整體的使用感相當喜歡,但是唯一尷尬的點是洗完後頭髮……不香,留下的微妙木質醋酸味倒也沒很持久就是了,決定這瓶用完再來換SHIRO試看看。

    右邊的KARMAMEJU同樣也是來自丹麥,創辦人METTE SKJÆRBÆK在經歷了紐約等大城市的模特生涯後,帶著學習到的對美的認知回到出生的國度,創立了這個使用天然以及純淨原料並且不含人工香氛的居家SPA保養品牌。

    這瓶旅行容量的Swish洗髮露是搬去丹麥生活的好友在機場隨手挑給我的伴手禮之一,想特別備註一下其實敝人最想要的是他們家的身體乾刷刷子,下次伴手禮買這個給我好嗎?

    KARMAMEJU的洗髮產品就只有這一款Swish洗髮露而已,官網說明適合細緻以及一般髮質,帶有鵝黃色色澤的透明凝露質地有著舒適的草本香氣,使用了薰衣草以及洋甘菊兩種帶來放鬆感的配方,起泡度中等算是容易產生泡泡但不至於到很綿密,清潔效果比預期來的好,洗完頭皮感覺蠻乾淨的,不過使用這瓶的那陣子我髮尾狀況太糟所以都有搭配護髮不太清楚沖洗時髮尾會不會糾結,但聽同樣收到這個伴手禮的空姐朋友說覺得有些太乾,但是味道、起泡感還有洗完頭皮的舒適度都讓我蠻喜歡的,會想買正貨再來好好體驗看看。

  • 保養|PATOUNIS 純淨橄欖皂

    2017.05.25

    身為皂品愛用者用過的肥皂難以數計,一直想找機會好好介紹幾款用過後非常喜愛的皂品,在內心裡介紹名單是明確地秒速列好,反倒是拍照寫文章的動力卻一直沒被點燃(怎麼每一篇文章都在重複著同樣的怠惰模式),反正這幾天大概是到了叛逆期的叛逆期,突然就一口氣地拍了照修了圖上傳到部落格然後動手打起字來,然後終於要生出第一篇愛用皂品文,希望這主題不是曇花一現還會有後續才好。

    PATOUNIS是一家來自希臘的古老手工皂廠牌,成立于1850年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至今仍維持當初創立時的傳統製皂配方以及技法,以純手工的方式製作,每一塊肥皂需等待六個月的自然熟成時間才算完成,整個品牌只生產五款商品,一共是四種不同配方的肥皂及一款碎皂片,並且沒跟著目前風行的草本精油皂腳步,四款皂都是單純原始的無香無添加成分,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市面上的手工皂幾乎都混合了椰子油來製作,而在PATOUNIS則可以找到已經非常稀有的純橄欖油配方手工皂,這一點也是因為堅守著傳統才得以保持的緣故。

     

    PATOUNIS的四款肥皂分別是:使用初榨橄欖油製作的白橄欖皂、使用橄欖粕油製作的綠橄欖皂、混合82%初榨橄欖油與18%椰子油製作的橄欖椰子皂、最後一款是同樣使用橄欖粕油但皂鹼比例提高的綠色洗衣皂,而我實際使用過的是前面兩款以橄欖油製作的白橄欖皂與綠橄欖皂。

    就成分來看大約可以猜出白綠兩款橄欖皂的差異,使用初榨橄欖油製作的白橄欖皂質地較為柔潤,有著溫和的清潔度且保濕效果也較好,因此推薦用於洗臉、嬰幼清潔以及敏感肌膚使用,當然要用來洗頭洗澡也沒問題;使用橄欖粕油製作的綠橄欖皂清潔力就會更高一些,皂體質地也比較硬,推薦洗頭洗澡使用之外,還可以作為家事皂用來洗碗洗衣服,而依照肌膚的狀況若想用來洗臉也是可以的。

     

    兩款橄欖皂的成分都非常的單純,僅使用橄欖油、氫氧化鈉、海鹽以及水製成,沒有香料色素等添加物,因此氣味以及色澤一切均為全天然,白橄欖皂外表呈現淡膚色,內部的色澤會更白一些;綠橄欖皂外表是茶色,內部則呈現熟成前的原始綠色,兩款雖然都無添加香料,但湊近聞還是嗅得到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氣味。

     

    不論希臘官網或是日本官網都沒有特別說明使用方式,原以為用法應該與一般肥皂大同小異,但頭幾次使用都覺得有些難搓出泡沫,但隨著慢慢搓洗泡泡又會漸漸出現,才因此自行摸索出一套與一般肥皂不大相同的使用方式。

    首先將肥皂或雙手打濕,水分可以稍微多一些幫助皂體軟化,這時會發現揉搓肥皂不太容易起泡,但是卻可以製造出濃稠的皂霜,產生適量皂霜後便可以放回肥皂,接著再次加入一些水分,藉由皂霜跟水分的混合後就變得很容易起泡了,若是洗澡時習慣使用澡巾或是澡球,那就不需要搓皂霜的步驟,直接把肥皂往澡巾澡球上搓就可以,不用擔心產生不了泡泡的問題。老實說我一直不大清楚為什麼會需要多一步搓皂霜的步驟才能起泡,畢竟官方並沒有提及這點,不知道是否是跟水質有關係還是有其他因素,如果有任何可以提供給我的訊息都很歡迎補充。

     

    回到肥皂主題,兩款橄欖皂的起泡程度都算是中等,不是會產生很濃密泡泡的類型,泡沫質地偏柔軟濕潤,似乎油脂比例較高的手工皂差不多都是這樣,清潔度比想像中來的好,可以洗得非常乾淨,沖洗完也不會有殘留滑溜的觸感,但也不會洗到乾澀緊繃,肌膚仍保有適度的柔潤,整體來說是使用感相當舒適的肥皂。

    白橄欖皂與綠橄欖皂兩款相較來說,個人偏愛綠橄欖皂多一些,雖然白橄欖洗完真的比較保濕(同時也是能洗很乾淨),但我仍然喜愛使用綠橄欖皂來洗臉,我習慣在洗完臉後用指甲刮一下鼻翼跟鼻頭的粉刺,用綠橄欖皂洗臉刮出來的粉刺總是比較多,會有種把臉清得很乾淨的爽快感,加上綠橄欖皂也很適合洗身體,因此洗臉洗澡可以一皂搞定非常方便,常常外出旅遊也會選擇攜帶它省下一些瓶瓶罐罐的麻煩。

    兩款橄欖皂其實都相當討我喜愛,已經用完了不知道多少塊了,而接下來的目標是希望有機會入手綠色洗衣皂,畢竟洗衣跟肥皂這兩項都是我的罩門,結合在一起的產品怎麼能有辦法抗拒呢?

     

  • 保養|EVE LOM 全能深層潔淨霜

    2017.05.25

    這陣子準備搬遷的緣故,逼的我不得不面對家中囤積過多的物品,最先下手開刀的便是一整櫃滯放許久又不見天日的化妝與保養品庫存,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像嘩啦啦地丟掉超過四大盒的睫毛膏眼線液唇膏唇蜜的壯觀場面以及所帶來的清爽感,只是現在有些後悔沒拍個照留念,眼影部門還好幾箱至今難分難捨,不過整理到保養品區倒是輕鬆了起來,頂多就是防曬乳囤了十瓶左右有點困擾,其他臉部身體保養等倒是在這兩年力求簡化的信念下囤貨量都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大概),唯獨……

    翻到櫃子深處發現一個覺得陌生的金色紙盒,一拿出來時我的手真是忍不住抖了一下,竟然是一整罐全新限定超大容量450ml的EVE LOM全能深層潔淨霜,回憶起什麼時候購入的同時也懺悔般地默默承認我徹底遺忘它的存在,想到已經有好一陣子,每當洗臉擦保養品時看到浴室裡放著的那一罐已開封的200ml同款卸妝霜總是在內心吶喊著一定要努力把它用完,卻因為鮮少化妝導致這個願望的實現日只能不斷推延,現在又冒出一罐加倍容量的,真的不知道要開心還是該哭,哎我的天啊。

     

    說到EVE LOM有誰不會想到這罐全能深層潔淨霜?有著據說是全世界最好用卸妝霜的美名,光是這個頭銜就值得滿心期待躍躍欲試,但老實說我並非一開始就喜歡,雖然已聽聞過它與眾不同的特殊氣息,第一次打開時撲鼻的味道讓當時與天然草本保養混的還不是很熟的我有些難以招架,於是第一罐是在有些強顏歡笑的情況下草草用完。但是撇除氣味以外的使用感依然在心中留下了很好的評分,也因此給了它第二次機會嘗試,沒預期到日後卻迷上這股說香不香說臭也不是真臭的奇妙草本氣息。

    質地是澄黃的半固態狀,天氣較冷時會凝結得更為扎實,而到了台灣的夏季則很容易化成軟軟的油膏,即便是冬天挖取時仍可以發現到它的質地比看起來柔軟許多,在手掌上稍稍搓開很快就能化成一片油質,但又不至於像卸妝油般會滴落,使用上來說這一點挺是便利。化開後的油質帶有點厚度的觸感相當柔滑且延展度很好,也因此非常適合進行按摩,透過在臉上慢慢劃圈的按摩方式溶解彩妝以及臉上的髒污,接著再以溫水搭配附送的馬滋林棉布清洗乾淨就可以一舉完成卸妝以及洗臉兩個步驟。

    因為實在是容易偷懶的個性,覺得每次使用完後要清洗馬滋林棉布有點麻煩,於是乾脆嘗試直接用溫水清洗看看,然而結果卻是出乎意料地發現油膏乳化程度比預想中好上許多,才知道其實只靠溫水不需搭配馬滋林布也是能把臉沖洗得乾乾淨淨沒有殘留,此後我就加入了「不使用布派」(自己亂定),並且還胡亂推廣給摯友們洗腦大家加入,不過依照官方說法馬滋林布還多了輕微代謝角質的作用,當然也比直接水洗的清潔速度快上許多,但是洗布又花了時間所以好像也不相上下。

    總結來說雖然至今還在跟那一罐200ml的奮戰,但450ml超大容量卻仍捨不得割捨給朋友,不言而喻地表達了我對這罐卸妝霜的愛。

     

     

  • 品牌合作|簡單卻極致,NIOD臉部保養

    2017.03.31

    說起來也真是挺巧,不久前注意到NIOD這品牌,一眼就因著它的簡約現代包裝以及官網獨特的產品呈現方式所吸引,原本乖乖地計劃等手邊保養品消耗差不多後再來購入嘗試看看,才把品牌列入清單都還來不及打上任何一個勾勾就收到代理商的體驗邀約,如此正中紅心的合作機會讓人完全沒有理由拒絕,當然最後就是開心的迎接新商品,管他是否保養品一堆用不完。

    NIOD源自加拿大,隸屬于一家從品牌概念到實體店鋪裝潢設計都非常獨具個性的複合保養品商DECIEN,DECIEN旗下除了NIOD外還有十多位同出一門的姐妹品牌,每一品牌都有著不同的保養方針可謂在DECIEN各司一職,其中NIOD所負責的中心主軸便是希望透過非侵入性的方式讓肌膚自然地回溯到原本健康有活力的年輕模樣。而擁有自家實驗室的DECIEN更是堅持只選用最好的原料,並且所有商品售價都必須誠實地反應成本,沒有過度暴利、亦沒有額外的廣告支出,讓消費者透過合理的價格獲得最好的產品,當然包含NIOD在內也是如此。

    這次一共體驗了四款商品,包含清潔以及精華類型各兩款,有趣的是其中有的強調科技焠鍊成分,同時也有部分使用了傳統的天然配方,如此混搭的產品模式卻不讓人感到衝突,大概是因為它們都符合了NIOD希望讓肌膚回復原本模樣的這個概念吧。

     

    第一款商品名稱叫做CAIS,來自全名Copper Amino Isolate Serum的頭文字縮寫,NIOD的所有商品都照同樣規則簡稱,有時候光看縮寫名稱實在有點摸不著頭緒,一旦認識商品後又覺得縮寫對於記品名實在方便,不然落落長的英文要背也挺頭痛。

     

    CAIS抗老精華是NIOD最具代表性並且以成分來說也相當獨特的商品,建議在洗完臉後的第一個保養步驟使用以便達到最好效果,有1%以及5%兩種濃度,因為是初次接觸就先從1%開始,成分以兩個玻璃瓶分開包裝來保持活性,因此使用前必須先將活化液倒入精華中混合均勻,讓有效成分活化後再開始使用。

     

    混合完成後的CAIS呈現漂亮的淡藍色澤,第一次取出滴管看到這顏色嚇了一跳,或是該說驚喜比較正確,顏色來自主要抗老成分–純銅三肽,俱有相當好的修復再生以及刺激膠原蛋白生成的功能。質地呈完全的液狀,沒有稠度幾乎就像水一樣,並帶有一絲難以形容的淡淡酸酸味道,雖然得知一次的用量不用很多,不過因為太液態加上吸收得極快,因此總會忍不住多往臉上擦,實驗了幾次後發現大約半個滴管是最剛好足夠全臉又不會覺得擦太多導致浪費的用量。(補充一下不是算整支滴管的一半,而是指按壓一下滴管所吸取的量的一半)

    官方說明早晚使用持續五天後會看到肌膚的變化,為此特別認真的連續一週好好保養,雖然不敢說一週過後就變得看起來年輕,但皮膚的細緻度確實感受到提升許多,特別在原本容易粗糙的鼻翼兩側,過度熬夜就出現的小突起都變得平滑,肌膚整體也顯得更有光澤,也因此非常想試試看5%加強了五倍的效果會多厲害。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 服飾|Church’s Sally 手工樂福鞋

    2017.02.02

    養成了每年生日買一件好物犒賞自己的習慣,已經連續兩年送了新包包當做生日禮,於是今年把目標轉移到腳上,也就自然而然將夢想好久卻總下不了手的英國手工紳士鞋品牌Church’s列為首選,對Church’s的愛恨情仇大概就是每兩個月要開一次官網,然後再以剁手之決心告誡自己不可以把手往錢包方向伸去(卡號都背地滾瓜爛熟其實也不用),去年前往巴黎的時候還特地查了當地的店面,最終是在門口來來回回晃了兩圈還是沒勇氣推門而入。

     

    就在去年底再次巡視完官網後,我秒衝姐妹群組發下誓言「等下一筆收入進賬我就要立刻買一雙Church’s!」,接下來打完字不到五分鐘我丟出的下一句話是「買好了!!!」
     

    只能老梗的套用人生就是充滿驚喜這句話,關掉官網,打完誓言,接著卻默默開起二手網站,也就這樣遇上了這雙有著獨特深淺暈染的藍色樂福鞋,不到100歐的二手價,沒有看錯;恰恰好歐規37.5的尺寸,也沒有看錯,雖然鞋墊處有點翹皮,鞋底也看出經歷過不少步伐,不過外觀卻相當新穎,再用手指搔一下太陽穴,想想光是價格其實就可以省略猶豫的時間,好!就下手吧!
     

    等了不知道多久在收到實品要準備從防塵袋拿出來的前夕心情竟然有一些緊張,沒誇張的是一見到它彷彿有融化了的感覺,一種夢想實現的飄然感,鞋身外表毫無刮痕瑕疵,僅有的是穿過造成的些微皺摺感,即便如此皮革仍舊硬挺扎實,好似油畫般的暈染色澤相當美妙,不知道是限定款亦或是訂做版?總之好喜歡而且它是我的了,鞋墊的微微翹起還有鞋底的磨損都在看到鞋子內側的手工製作編號已心滿意足沒有怨言(當然下次回臺北要拿去加鞋墊好好整理)。
     

    覺得去年很有二手鞋運,買到了兩雙狀況極優價格更是驚人的鞋子,希望這運氣可以在今年持續下去並且擴展到包包衣服飾品(很貪心)。以上就是今年花小錢送自己的大禮,抱著鞋子睡覺報導。


Warning: A non-numeric value encountered in /home/customer/www/miss-bitter.com/public_html/wp-content/themes/tuulikki/framework/php/library.php on line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