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皂品愛用者用過的肥皂難以數計,一直想找機會好好介紹幾款用過後非常喜愛的皂品,在內心裡介紹名單是明確地秒速列好,反倒是拍照寫文章的動力卻一直沒被點燃(怎麼每一篇文章都在重複著同樣的怠惰模式),反正這幾天大概是到了叛逆期的叛逆期,突然就一口氣地拍了照修了圖上傳到部落格然後動手打起字來,然後終於要生出第一篇愛用皂品文,希望這主題不是曇花一現還會有後續才好。
PATOUNIS是一家來自希臘的古老手工皂廠牌,成立于1850年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至今仍維持當初創立時的傳統製皂配方以及技法,以純手工的方式製作,每一塊肥皂需等待六個月的自然熟成時間才算完成,整個品牌只生產五款商品,一共是四種不同配方的肥皂及一款碎皂片,並且沒跟著目前風行的草本精油皂腳步,四款皂都是單純原始的無香無添加成分,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市面上的手工皂幾乎都混合了椰子油來製作,而在PATOUNIS則可以找到已經非常稀有的純橄欖油配方手工皂,這一點也是因為堅守著傳統才得以保持的緣故。
PATOUNIS的四款肥皂分別是:使用初榨橄欖油製作的白橄欖皂、使用橄欖粕油製作的綠橄欖皂、混合82%初榨橄欖油與18%椰子油製作的橄欖椰子皂、最後一款是同樣使用橄欖粕油但皂鹼比例提高的綠色洗衣皂,而我實際使用過的是前面兩款以橄欖油製作的白橄欖皂與綠橄欖皂。
就成分來看大約可以猜出白綠兩款橄欖皂的差異,使用初榨橄欖油製作的白橄欖皂質地較為柔潤,有著溫和的清潔度且保濕效果也較好,因此推薦用於洗臉、嬰幼清潔以及敏感肌膚使用,當然要用來洗頭洗澡也沒問題;使用橄欖粕油製作的綠橄欖皂清潔力就會更高一些,皂體質地也比較硬,推薦洗頭洗澡使用之外,還可以作為家事皂用來洗碗洗衣服,而依照肌膚的狀況若想用來洗臉也是可以的。
兩款橄欖皂的成分都非常的單純,僅使用橄欖油、氫氧化鈉、海鹽以及水製成,沒有香料色素等添加物,因此氣味以及色澤一切均為全天然,白橄欖皂外表呈現淡膚色,內部的色澤會更白一些;綠橄欖皂外表是茶色,內部則呈現熟成前的原始綠色,兩款雖然都無添加香料,但湊近聞還是嗅得到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氣味。
不論希臘官網或是日本官網都沒有特別說明使用方式,原以為用法應該與一般肥皂大同小異,但頭幾次使用都覺得有些難搓出泡沫,但隨著慢慢搓洗泡泡又會漸漸出現,才因此自行摸索出一套與一般肥皂不大相同的使用方式。
首先將肥皂或雙手打濕,水分可以稍微多一些幫助皂體軟化,這時會發現揉搓肥皂不太容易起泡,但是卻可以製造出濃稠的皂霜,產生適量皂霜後便可以放回肥皂,接著再次加入一些水分,藉由皂霜跟水分的混合後就變得很容易起泡了,若是洗澡時習慣使用澡巾或是澡球,那就不需要搓皂霜的步驟,直接把肥皂往澡巾澡球上搓就可以,不用擔心產生不了泡泡的問題。老實說我一直不大清楚為什麼會需要多一步搓皂霜的步驟才能起泡,畢竟官方並沒有提及這點,不知道是否是跟水質有關係還是有其他因素,如果有任何可以提供給我的訊息都很歡迎補充。
回到肥皂主題,兩款橄欖皂的起泡程度都算是中等,不是會產生很濃密泡泡的類型,泡沫質地偏柔軟濕潤,似乎油脂比例較高的手工皂差不多都是這樣,清潔度比想像中來的好,可以洗得非常乾淨,沖洗完也不會有殘留滑溜的觸感,但也不會洗到乾澀緊繃,肌膚仍保有適度的柔潤,整體來說是使用感相當舒適的肥皂。
白橄欖皂與綠橄欖皂兩款相較來說,個人偏愛綠橄欖皂多一些,雖然白橄欖洗完真的比較保濕(同時也是能洗很乾淨),但我仍然喜愛使用綠橄欖皂來洗臉,我習慣在洗完臉後用指甲刮一下鼻翼跟鼻頭的粉刺,用綠橄欖皂洗臉刮出來的粉刺總是比較多,會有種把臉清得很乾淨的爽快感,加上綠橄欖皂也很適合洗身體,因此洗臉洗澡可以一皂搞定非常方便,常常外出旅遊也會選擇攜帶它省下一些瓶瓶罐罐的麻煩。
兩款橄欖皂其實都相當討我喜愛,已經用完了不知道多少塊了,而接下來的目標是希望有機會入手綠色洗衣皂,畢竟洗衣跟肥皂這兩項都是我的罩門,結合在一起的產品怎麼能有辦法抗拒呢?